-
河南渑池:豫西地区将再添一条交通大动脉2022年7月24日,在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渑淅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涉铁工程建设工地上,100余名施工人员不惧高温全员上岗,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进度。施工人员正在渑淅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涉铁工程建设工地上进行挂篮悬浇 古俊锋 摄渑淅高速是河南省高速公路“双千工程”项目之一,全长40.152公里,其中三门峡市境内长度为15.75公里,工程的上跨陇海铁路部分位于渑池县境内,全长205米,为三跨连续钢构桥梁,是全线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之一。陇海铁路是横贯中国东西部的铁路干线,客货运输繁忙,对项目施工安全防护提时间: 22-07-29 浏览次数:370
-
河南:启动“运通贷” 助力交通物流行业“活血通络”近日,河南省交通运输“运通贷”专项信贷产品正式签约启动,河南省创新开展“政银担”企业贷款合作模式,设立规模1亿元资金池,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道路货运物流行业“两企两个”群体,推动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落地河南省。河南省交通运输“运通贷”是基于最大限度争取全国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1000亿元份额,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河南省财政厅、人行郑州中心支行等联合有关金融机构,共同为行业企业设计的最优惠信贷利率、最大授信额度且具有交通货运物流行业特点的专项信贷产品。“这是为行业纾困解难,探索‘政银担’等创新合作模式,时间: 22-07-27 浏览次数:197
-
河南:启动“运通贷” 助力交通物流行业“活血通络”近日,河南省交通运输“运通贷”专项信贷产品正式签约启动,河南省创新开展“政银担”企业贷款合作模式,设立规模1亿元资金池,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道路货运物流行业“两企两个”群体,推动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落地河南省。河南省交通运输“运通贷”是基于最大限度争取全国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1000亿元份额,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河南省财政厅、人行郑州中心支行等联合有关金融机构,共同为行业企业设计的最优惠信贷利率、最大授信额度且具有交通货运物流行业特点的专项信贷产品。“这是为行业纾困解难,探索‘政银担’等创新合作模式,时间: 22-07-26 浏览次数:332
-
河南汝州: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实名登记9676人近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楼会议室,一场“职等你来 就业同行”直播招聘会吸引众多汝州市本地企业通过网络与求职者进行双向交流。网络直播招聘会 魏森元 摄“半天时间,有43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1100多个,130人达成就业意向,其间最高在线人数4400人。”汝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介绍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网络直播招聘会结束次日起一周内,该中心还将组织人员走进企业,继续开展线下招聘活动。今年以来,汝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稳岗拓岗,强力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就时间: 22-07-26 浏览次数:805
-
河南汤阴:加紧管网疏通清淤 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咱们的干部真是太给力了,这积水不到一下午就全部排完了!”近日,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东街村谨改生、杨海新等群众感慨地说。受强降雨影响,东街村部分低洼路段存有积水,严重影响村民出行。该村干部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来机械物资,带领热心村民和志愿者投入到清淤和疏通管网等工作中。工作人员督导排水情况 张洪魁 摄据东街村党支部书记张洪魁介绍,东街村管网是菜园镇污水管网与雨水管道的汇合处,菜园集镇、东街、南街、西河等村污水管道均通于此,汤河以南等村雨水也由此地汇向“七字渠”,经赵王沟、红卫沟流向卫河时间: 22-07-25 浏览次数:257
-
2022年河南经济半年报出炉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1%7月20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2年上半年河南省经济运行情况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0757.20亿元,同比增长3.1%,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河南省经济运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整体呈现出加速恢复、企稳向好的态势。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联合发布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30757.20亿元,同比增长3.1%,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扭转了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连续7个季度累计增速低于全国的被动局面。分产业看,时间: 22-07-22 浏览次数:348
-
河南滑县:铁路专用线轨道全线贯通经过23个月的连续奋战,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铁路专用线轨道已全线贯通。近日,记者在滑县铁路专用线焦虎段轨道铺设现场看到,几十名施工人员正在顶着烈日紧张施工。滑县铁路专用线轨道全线贯通现场 雷斌 摄“6月30日,我们铺设完成最后一根钢轨,标志着滑县铁路专用线轨道铺设全部完成。接下来,我们还有上砟、捣固、起道等作业。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将团结一致、尽心尽力,争取早日实现通车。”滑县铁路专用线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龚超说。据了解,滑县铁路专用线是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时间: 22-07-20 浏览次数:448
-
河南全省麦收基本结束新华社郑州6月14日电 记者14日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13日17时,河南全省麦收基本结束。据介绍,今年河南省小麦机收工作平稳有序,自5月27日大面积收获开始,至6月13日基本结束,历时18天,完成小麦收获面积8500多万亩,小麦机收率99.7%。高峰期日投入联合收割机11.2万台,日收获小麦1002万亩。6月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收割机在麦田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麦收过程中,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改委、卫生防疫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包含农机服务、防疫服务、时间: 22-06-15 浏览次数:389
-
我国建立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与发达地区部分城市对口合作关系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记者7日了解到,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与发达地区部分城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对口合作工作期限为2022年至203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这是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1+N+X”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区域合作协作的创新举措,有利于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有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发达地区和特殊类型地区协同发展,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协作,共同促进经济平稳健时间: 22-06-08 浏览次数:269
-
学史明理:“人工天河”红旗渠——精神之渠,永不断流开凿“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历史启迪申伏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县委领导下,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层峦叠嶂的太行山上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长达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这一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是对人民创造历史的充分体现,是对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生动诠释,其所孕育形成的红旗渠精神,更是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成为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时间: 22-06-06 浏览次数:500